“9块9”的风,终究还是吹到了星巴克!
最近很多网友都发现,星巴克的优惠券真的越来越多,什么三杯49.9、双杯39.9、单杯7折券,平均下来每杯的价格已经降到了20元甚至更低,比起之前动辄四五十的价格,等于是已经腰斩。
微博热搜下,也有网友发出感叹:“星巴克天天给我发券,大哥你怎么落魄成这样啦?”
而在星巴克降价促销背后,是尴尬的业绩和惊人的股价跳楼。
5月1号,星巴克在美国发布了第一季度财报,结果销售额、净营收通通不及预期,尤其星巴克在华门店销售额,更是大跌了11%,远远高于市场预期的负1.64%。
这份满是意外的财报一发布,导致星巴克开盘即崩盘,股价闪崩15%,直接在K线图上跳出了一个巨大的缺口。
那么,原来在国内备受追捧的美式代表,怎么突然不香了?
如果要问星巴克在中国面临什么压力最大,同行竞争毫无疑问是最为明显的。
最近五六年时间,国内的茶饮市场不说是群魔乱舞吧,那多少也沾点妖孽丛生。
最典型的是奶茶赛道,前前后后已经诞生了几百个品牌捉对厮杀,而且到现在为止,还不时会有新品牌想要进来碰一碰运气。
而这股创业热潮,也早就蔓延到了咖啡领域。
过去20多年,星巴克在连锁咖啡这块可谓一家独大,但随着瑞幸、库迪等品牌的涌现,它这个咖王的位置也是越来越难坐了。
首先是咖啡店数量的井喷,因为几乎所有品牌都把“规模效应”放在了第一位,不管实际效益怎么样,都得要把架子先给搭起来。
根据研究机构“世界咖啡门户”的报告,在2023年,中国品牌咖啡店的数量增长了58%,达到49691家,这个数字大大超过美国的40062家,中国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一的咖啡大国。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瑞幸和库迪,他们分别在去年开了5000家和6000家新店,实在令人震惊。
要知道,这些数字还没有算上个体经营的独立咖啡馆,如果算上,那么早在2020年,中国咖啡馆就已经突破了10万家。
急速增长的店铺,会带来多少竞争压力不言而喻,但是在理论上,星巴克其实并不用过于担心。
因为卖咖啡的人虽然多,但买咖啡的人更多。
中国咖啡产业从2016年的700亿,增长到了去年的2654亿元。从10年前的人均消费三四杯,到今天人均消费16杯,整个蛋糕是越做越大了。
没辙,现在工作这么累,早C晚A就成了常态。白天喝咖啡抗困,晚上喝酒助眠,打工人燃烧自己奉献社会,喝咖啡的人是越来越多。
那按道理来说,星巴克不用过于焦虑,毕竟在那个价位,能够跟它掰手腕的品牌其实约等于零,什么瑞幸库迪可都还在九块九打价格战呢,星巴克有什么可担心的?
但坏就坏在这九块九的价格战上。
现在很多机构都在鼓吹中国咖啡产业蓬勃发展,但是有一点大家很少注意到,那就是咖啡文化在中国的改变。
如今消费咖啡的主体是打工人,说得更具体点,就是都市里中低层白领。
而这部分人之前主要集中在大城市,过去10年随着产业转移,也开始向三四线城市渗透,所以我们看到美团的数据,这几年咖啡都是在县城的增长速度最快。
这跟本世纪初,充满浓郁小资情调的咖啡消费文化,已经有了根本性的变化
因为说白了,中下层白领跟蓝领工人没有本质区别,只是以前是农民进城干体力活,需要喝二锅头解闷,现在是农民的孩子进城,需要喝咖啡解困。
咖啡就跟过去的廉价白酒一样,都成了打工人补充能量的燃料,甚至很多打工人一天还得补充两轮,要不怎么说是早C晚A呢?
那既然是燃料、是消耗品,消费者自然最在乎的就是性价比了。
在这个背景下,三四十块的星巴克,竞争力越来越低,只有十几块,甚至个位数的咖啡才是打工人的首选。
同时,在这波咖啡创业潮中,国产咖啡也急需扩张扩大规模,以方便后续的资本运作。
具体怎么做,之前冷叔出过一期视频聊瑞幸和库迪创始人陆正耀的,大家可以看一下,以供参考,这里就不多赘述了。
简单来讲一句话,就是扩张阶段的国产咖啡,并不在意收支平衡,不怕喝亏本,只怕你不喝,所以打起价格战来,可以说是肆无忌惮,内卷至极。
什么买二送一,节假日减半,9.9块叠加券,各种促销活动是一个又接着一个,既吸引顾客,也把整个连锁咖啡市场的价格给打了下来。
但所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瑞幸库迪的内卷大战,一开始也不是冲着星巴克而来的,但是随着咖啡市场的价值体系的重塑,星巴克就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
首先咖啡市场在这几年不断平民化和平价化,定价偏高的星巴克就越来越被看作是“冤种”的代名词。
一方面,对许多人来说,咖啡的味道只由含糖量决定,星巴克所谓的优质其实很难跟平价同行区分开来。另一方面,现在咖啡的主要消费场景是外卖,那星巴克的环境、装潢、氛围对顾客通通没有了意义,原来包含在定价里这部分成本,也就被当成了割韭菜的溢价。
所以我们看到,打工人离星巴克是渐行渐远,只有新店开张时,会短暂吸引一波打卡人群,但只要经营一进入常态化,那这部分客户很快就会被旁边瑞幸库迪吸走。
毕竟赚钱不容易,在哪喝咖啡不是喝啊?
而面对这样的低价竞争,星巴克前几年还是爱答不理。
这主要是它已经是一家成熟的跨国上市公司,需要为股东的利润负责。
同时股东们也不愿意看到星巴克烧钱搞营销,花自己的钱去帮中国人喝到廉价咖啡,这美国人还没有慷慨到这样的地步。
另外,星巴克希望走的是一条差异化路线,觉得低价咖啡不是自己的赛道,那些低价咖啡的消费者也不是自己的客户群,维持一个相对高端高档的品牌调性更重要。
星巴克中国董事长兼CEO王静瑛曾强调:“星巴克无意参与‘价格战’,我们专注于实现高质量、可盈利、可持续地增长。”
难换句话说,现在打价格战的国产咖啡,在星巴克看来,就是“低质量、负盈利、不可持续的增长。”
对此咱们不评价对错,因为某些品牌的确走得磕磕巴巴,时常徘徊在暴雷的边缘,站在星巴克角度,确实有理由对此抱有排斥的态度。
然而,形势比人强,随着这期财报出炉和股票暴跌,打死不打价格战的星巴克,也不得不悄然做出改变。
实际上,星巴克降价早有伏笔。
前面提到的星巴克中国区主管王静瑛说过,过去几年,星巴克在县级市场的新店盈利能力其实一直强于一线城市,所以将“继续加快下沉,进驻更多的县级市场” 。
而截至今年一季度全国3000多个县级以上城市中,星巴克进驻了857个,开店的潜在空间还有很大。
但大家都知道,县城之所以是县城,就是产业规模较小,人口收入较低,所以如果星巴克想在三四线城市扎根,改变当前的定价体系,走向平价化本来就是应有之意。
而除了同行的价格竞争之外,刺激星巴克逐渐改变的另外一个压力,则是来自于年轻人消费心理的改变。
在20年前,伴随着西方流行文化的不断涌入,咖啡文化在中国大陆也跟着广为人知。
当时咖啡所依托的,要么是电影电视剧里西方中产阶级的富足生活,要么是上海北京等超级城市的快速财富增长。而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都足以令广大的中国人民感到羡慕,并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我们奋斗的目标。
在这个背景下,连带着咖啡的光芒也变得耀眼起来。虽然多年前就有人指出,咖啡在国外也不过是一种平民饮料,根本没有什么“高大上”的意涵,批评追捧咖啡,爱逛星巴克的的城市新白领就是崇洋媚外。
但问题是,即便咖啡仅仅是一种平民饮料,那也是一种现代平民饮料,城市平民饮料,当全国人民都将现代化和城市化视作宏大目标的时候,那对其生活方式,文化风气的模仿和吸收就是不可避免的。
而在20年后,当我们发展上了一个大大的台阶,很多人却发现,原来单向度的现代化和都市化,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甚至有可能还会带来更多的麻烦。我们的工作依旧繁忙,负担依旧沉重,以至于到了要普遍灌咖啡来强打精神的地步。
所以我们看到了,“现代化解决一切”的神话在渐渐黯淡,咖啡原来有的进步意涵也通通消解。用社会学的话来说,这就是一次集体祛魅,咖啡确实回到了它本来的位置,在中国也变成了一款不折不扣的平民饮料,或者说打工人的自费燃料。
同样的道理,星巴克也从一家“知名美企”变成了“卖咖啡豆的”。光环散去,星巴克的品牌溢价不再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原来的高端高档高价的品牌定位也日益受到挑战。
对于企业来说,环境无法改变,能改变的只有自己。星巴克当然也可以继续坚持差异化路线,只是代价就是放弃更加广阔的平价市场,收缩扩店规模,最后将咖王的桂冠拱手送人。
这样的结局,星巴克能够接受吗?我想,现实已经给了我们答案。
星巴克全球最大门店上海开业!探店体验:排队苦,环境赞,价格高
2017年12月6日,“全球最大”星巴克咖啡馆正式在上海南京西路营业!同时,这也是继2014年总部西雅图首家Roastery后,全球第二家臻选烘培工
⋅ 作者:admin |
1、品牌介绍速溶咖啡是一种方便快捷的咖啡,因其制作简单、口感独特而备受欢迎。市面上有很多速溶咖啡品牌,其中最知名的包括雀巢、星巴克、蓝山等。雀巢是全球最大的食品和饮料公司之一
⋅ 作者:admin |
个著名的纯图形logo设计及其成功的设计逻辑,顶级品牌将logo缩减至最简单、最具标志性的款式
顶级品牌将logo缩减至最简单、最具标志性的款式,是近年来的一大趋势。图形形状的所有权可能是一种强大的视觉速记,它可以获得全球品牌认可度,并超越语言——但它需要额外的一层信心
⋅ 作者: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