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ner一天之内发生两起店员与顾客冲突事件仍在被热议。6月21日,Manner做出回应,称已经对相关员工进行“安抚”,并会加强员工培训,加强员工关怀。然而,评论区的质疑并没有散去,甚至内部员工对公司所说的整改也不抱有期待。
图源|微博截图
事情发酵后,Manner咖啡师们纷纷冲上社交平台,把也许是积蓄了许久的抱怨发泄出来,有咖啡师把自己比喻成牛马,“8小时内冲500杯咖啡”“只有10分钟上厕所”等话题屡次被顶上热搜。
Manner的商业模式被360度审视,产品定位和规模扩张之间的矛盾失衡,员工福利与连锁手冲之间的悖论。
如今尖锐的劳资冲突背后,在咖啡连锁行业普遍在卷性价比的时代,咖啡师还是不是一个职业生涯选择?
曾几何时,星巴克给从业者一种美好的印象:从绿裙到黑裙到棕裙,从咖啡师到店长到大区经理。过去对咖啡师的工作认知,大概是在一个有格调的环境里上班,精心制作一杯香醇的咖啡,闲暇时还能和客人聊上一段咖啡文化故事。浪漫、体面,仿佛就是这个职业的代名词。但是,随着Manner咖啡员工殴打顾客、泼咖啡粉等冲突发生,“瑞幸咖啡师手烂”上热搜,咖啡师这一职业的浪漫滤镜似乎正在破灭。
咖啡师的浪漫帽子是什么时候被扣上的?
17世纪上半叶,咖啡和糖、可可及茶叶一样,是欧洲贵族阶层的饮料,后来逐渐成为蓝领阶层的兴奋剂。而随着意大利首家咖啡馆在威尼斯开张,欧洲的咖啡馆如雨后春笋,对比起小酒馆的昏暗环境,咖啡馆灯火光明、陈设讲究,镀金框的油画、高质量的桌椅,瞬间聚集了大批知识分子、科学家、商人。
17世纪伦敦咖啡馆内部 图源|Wikimedia Commons
比如巴黎左岸著名咖啡馆Café Procope,就聚集了一大批演员、小说作家、剧作家、音乐家来这里喝咖啡、聊文学,包括伏尔泰、卢梭、狄德罗以及来访的本杰明·富兰克林。牛顿的《原理》起源于咖啡馆,而经济学著作《国富论》大部分内容也是亚当·斯密在大英咖啡馆里写成的。当咖啡取代了酒,成为欧洲大众最喜爱的饮料,也就象征着清醒、理性取代了愚昧、昏聩。
17世纪的Café Procope 图源|MANIFEST
咖啡馆的出现,让咖啡师这一角色走上大舞台。“咖啡师”这个词,最早可溯源到意大利文Barista。随着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意大利的咖啡文化蓬勃发展,意式浓缩咖啡机普及开来,Barista这个词也随着意大利移民和全球化进程传播到世界各地,并逐渐演变为特指制作咖啡的专业人员。
在历史进程里,咖啡和贵族阶层、知识分子、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等上层社会标签结合,留下了“优雅”的文化印记。但是,一个咖啡商业帝国的影响力更为直观。中国人对咖啡师这一职业的浪漫滤镜,更直观是来源于星巴克。
20世纪90年代,国际咖啡连锁品牌如星巴克和咖世家(Costa)进入中国市场,带来了现代咖啡文化的兴起和专业咖啡师的概念。
很多人觉得咖啡师的工作光鲜,源于对咖啡文化的热爱,还有一股创作热情。比如拉花的过程,更像是一次创作者的表达。而在精品咖啡领域更为讲究,磨豆的分量、煮水的温度、手冲的时间、器皿的种类、滤纸的选择都有学问。在一些咖啡爱好者的眼里,“每个人冲出来的咖啡,能代表性格,活泼、沉稳,都能看出来。”不知真假,但关于咖啡和咖啡师的抽象叙事越来越多,为原本就有“优雅”印记的咖啡再次添上一层朦胧的面纱。
不过,在连锁咖啡店,由于器具的限制性,咖啡师的创作空间不如精品咖啡店,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愿意去星巴克工作呢?
先从星巴克的“伙伴文化”说起。咖啡师在星巴克企业文化有一个特别的称呼,叫“伙伴”,而除门店以外的部门,则统称星巴克支持中心。“伙伴文化”不是文字空话,在1988年,星巴克是全美第一家为兼职员工提供全面医疗保障的私营企业,即便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星巴克也未削减承诺给员工的健康福利。
除了保障,星巴克的员工持股计划也是创举,它从1991年(中国内地是1999年)开始为员工提供一定比例和份额的公司股票折价购买机会,即便是兼职员工,在满足了最低工时要求的条件下也同样能够享受,此外还有为每周工作超过20小时的员工提供的卫生、扶助方案及伤残保险、额外福利措施。
保障、福利就是一份工作体面的前提,而一个职业能够给人希望,往往还和它的使命愿景价值观有关。在星巴克里,绿裙子代表着普通员工,熟练掌握咖啡知识和操作方法;黑裙子代表着咖啡大师,了解咖啡豆子的生产地、处理方法、风味,能够给客人传授咖啡文化、知识、故事;棕裙子则代表着咖啡大使,等级最高,参与每两年一次的咖啡拉花、咖啡品尝等专业知识考核和大赛,而且每年每个大区只有一个咖啡大使,期限两年。从绿围裙星级咖啡师,到黑围裙咖啡大师,再到棕围裙咖啡大使,这是星巴克咖啡师们的成长阶梯。
参加2024星巴克中国咖啡师大赛的咖啡师们 图源|小红书
除了技术领域的晋升通道,星巴克管理营运方面的晋升路径也比较清晰:店员-店长-值班经理-区域经理-高级管理层,而且门店和支持中心人员是双向流动,员工得以在不同的岗位得到培训。
一份既能学习文化、训练技能、又有保障福利、晋升通道的工作,当然看着比大多服务业理想。但如今,整个连锁咖啡行业的职业晋升道路还可期吗?
咖啡师还是一种职业选择吗?
首先拿精品咖啡连锁Manner来说,咖啡师的晋升道路清晰吗?
在BOSS直聘上搜索“Manner”显示,上海地区的咖啡师薪资在8-9K,培训期间工资在6.5K左右,远高于其他品牌连锁店。晋升路径也写着,从咖啡师到高级咖啡师,见习店长到店长,资深店长到大区经理。此外,咖啡师前往上海总部培训,也有机会实操练习,如拉花、手冲、机器调试、打奶泡等,看上去“比瑞幸之类的更能学到东西”。
图源|Boss直聘
但一位在Manner工作多年的咖啡师思文(化名)透露:“三个月晋升一次,一是不透明,二是没有指标。如果一名普通伙伴想要晋升,首先得负责人推荐,再到大店长推荐,接着到区经理推荐,然后公司总部审核。但自己能接触到的最多是店长,区经理根本都不知道有你这个人,又凭什么提拔你呢?”
尽管Manner台面上有着一条晋升路径,但是考核标准不统一、不透明,员工看不到未来,也看不到咖啡师的价值所在。
而放眼行业,其实上升通道通常只有两条,一条是成为管理者,另一条是自己开店。但无论是哪个选项,都不再是纯粹的咖啡创作者,更像是服务业的发展路径,而这条路无关浪漫、优雅。
如果要走技术路线,WBC世界咖啡师大赛离基层咖啡师们也很遥远,因为参赛需要团队和充足的资金支持,而这是大部分咖啡师所不具备的条件。在数十万的从业者当中,能够利用自媒体或者通过参赛取得事业突破的咖啡师,屈指可数,大部分的咖啡师仍然处在挣扎的境地。
一名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咖啡师参加WBC 图源|Youtube
因此,横亘在大部分咖啡师面前的问题,不止是薪资低,还有职业定位不清晰、发展空间狭窄。
连锁咖啡行业,是否会成为下一个血汗工厂行业?
拧碎浪漫滤镜,打破晋升幻想之余,如果连锁店咖啡师只是一个普通工作,那这个行业是否会背上劳动密集型的原罪,成为下一个血汗工厂行业?
2023年上半年,“脱下孔乙己的长衫”话题风靡一时,有着高学历的年轻人自诩厌倦了格子间生活,扎堆尝试轻体力劳动,去咖啡店兼职往往是他们的首选。
“咖啡店可以远离互联网的焦躁,没有看不完的信息,往咖啡里倒牛奶,每一杯咖啡都是独一无二的,生活会变得缓慢”,这是大多数年轻人选择在咖啡店兼职的原因。
但这批追求“慢生活”的年轻人还不知道,“慢”在瑞幸、Manner不成立。更多跨界玩家的真实体验是:脱下长衫,仍为牛马。
小红书上,有人这样形容咖啡师的工作:咖啡师等于清洁工+洗碗工+收银员+服务员,要做各种冷饮,热饮,甚至还有简餐和甜点,最后才是最基本的做咖啡,最重要的是,拿的只有做咖啡的钱。
更有评论者说,还要“通下水道、换水管、修电器,时不时机子坏了还得修一修”。
星巴克全球最大门店上海开业!探店体验:排队苦,环境赞,价格高
2017年12月6日,“全球最大”星巴克咖啡馆正式在上海南京西路营业!同时,这也是继2014年总部西雅图首家Roastery后,全球第二家臻选烘培工
⋅ 作者:admin |
1、品牌介绍速溶咖啡是一种方便快捷的咖啡,因其制作简单、口感独特而备受欢迎。市面上有很多速溶咖啡品牌,其中最知名的包括雀巢、星巴克、蓝山等。雀巢是全球最大的食品和饮料公司之一
⋅ 作者:admin |
个著名的纯图形logo设计及其成功的设计逻辑,顶级品牌将logo缩减至最简单、最具标志性的款式
顶级品牌将logo缩减至最简单、最具标志性的款式,是近年来的一大趋势。图形形状的所有权可能是一种强大的视觉速记,它可以获得全球品牌认可度,并超越语言——但它需要额外的一层信心
⋅ 作者: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