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美股盘后,美国咖啡巨头星巴克公布了上季度业绩。今年第二季度,星巴克净利润为6.63亿美元,小幅高于预期;但营收为63亿美元,略低于市场此前预期,这样的成绩仅能算勉强“达标”。
星巴克作为全球知名的咖啡连锁品牌,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时,需要采取一系列策略来应对强敌。以下将从多个方面分析星巴克未来的应对之策。
一、产品创新与多样化
综上所述,星巴克未来可以通过产品创新与多样化、提升服务质量与体验、品牌建设与营销、拓展市场与渠道、优化成本与供应链管理以及应对竞争对手挑战等方面的策略来应对强敌。通过不断地调整和优化自身的经营策略,星巴克有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实现可持续发展。
星巴克在最新财报中预计,2019财年将在中国新开近600家门店。截至今年3月31日,星巴克在中国共有3789家门店,但其在中国的竞争对手瑞幸咖啡今年计划在中国新开2500家门店,总门店数超过4500家。如果完成计划,瑞幸咖啡将取代星巴克成为中国连锁门店最多的咖啡品牌。
日前,瑞幸咖啡还启动了赴美上市计划,一时风光无限。而反观星巴克,投资者近期对其股票的情绪已经明显转向悲观。彭博最新统计显示,机构对其给予“买入”评级的比例下降,而投资者整体看跌与看涨的比例却在上升。展望未来,星巴克未来将如何应对这些强敌?
从表面看,星巴克号称并不畏惧瑞幸咖啡等国内外竞争对手,与后者不断提供价格补贴取悦和吸引消费者完全不同,星巴克今年还提高了在全球多地的咖啡价格。星巴克首席执行官Kevin Johnson表示,星巴克更加重视咖啡品质以及消费者体验,瑞幸咖啡在短时间内很难给星巴克带来威胁。
的确,相对于瑞幸咖啡多数店面几乎没有座位、必须取走喝的布局,商务人士在简单会谈时几乎都倾向于星巴克的“体验式环境”。此外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瑞幸咖啡靠“烧钱”而不计成本的做法难以持续,很可能成为下一个资金链断裂的例子。
然而,在实际操作层面,星巴克并没有忽视竞争对手,而是采取多种手段,还将不少在中国市场吸取的经验移植回美国以及其它市场。
首先是提供外送服务。星巴克中国地区的外卖服务“专星送”去年9月上线。星巴克官网数据显示,目前“专星送”的覆盖范围已经扩大到58个城市,配送时间约为30分钟。Kevin Johnson指出,目前星巴克外送服务仍在起步阶段,到今年10月中国地区提供外送服务的店铺将增加到3000家。此外,星巴克在老家美国也开始加速发展外送服务,目前已经将美国版的“专星送”服务拓展到1600家门店。业内人士称,同业竞争让“一直以来聚焦咖啡品质和良好用餐环境”的星巴克,不得不向外卖业务妥协,与外卖平台合作启动配送服务,希望以此来挽回原本独享的“中产阶级”人群。
其次,在店面安排上,本来已被列为“快餐”的星巴克更加重视消费者的商务会谈和体验功能,以此来区别瑞幸咖啡等对手更加“快餐”的模式。
第三,在产品安排上,星巴克新品越来越“大胆”。新式茶饮行业近年来可谓风生水起,纵观整个茶饮行业,虽然市场庞大、竞争激烈,但技术壁垒低,品牌之间互相模仿抄袭已成常态。在此背景下,星巴克在推出手摇茶后又推出8款“非茶非咖啡”的冰调产品,于4月25日在全球首推,使消费者不再将星巴克局限在咖啡品牌上。
业内人士表示,从行业前景看,咖啡行业现在正处于激烈竞争中,星巴克由于历史悠久、品牌信誉度高,已经占据先发优势,后来者瑞幸咖啡由于低价扩张也获得较高的市场认可度。未来究竟是瑞幸咖啡能凸显其本土优势,还是星巴克以其国际化品牌优势领先,目前还难下定论。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星巴克不可“轻敌”,瑞幸咖啡也不可“沾沾自喜”。(张枕河)
星巴克未来如何应对强敌,瑞幸咖啡将取代星巴克成为中国连锁门店最多的咖啡品牌
今年第二季度,星巴克净利润为6.63亿美元,小幅高于预期;但营收为63亿美元。星巴克在最新财报中预计,2019财年将在中国新开近600家门店。
⋅ 作者:admin |
2月16日,不少网友在社交媒体表示星巴克部分产品已于今日涨价。据星巴克官方APP,包括美式咖啡、拿铁咖啡在内的不少产品售价均较此前有1-2元的提升。以消费者较常购买的美式咖啡为例
⋅ 作者:admin |
星巴克加盟费为:200-500万人民币。 现在投资一家星巴克咖啡店至少都在200-500万,包括商标使用费,租金、装修费、店员工资、材料费等等。现在上海、北京、香港、广东、澳...
⋅ 作者:admin |